-
- 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正彪带队到云南大学调研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推进学校有组织科研工作,5月10日,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正彪带队,科学技术处处长段云龙、副处长金杰等一行到云南大学调研,双方就如何提升学校有组织科研能力,主动对接和服务云南经济社会战略需求举行交流座谈。
在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云大经济学院院长黄宁,副院长、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国胜从围绕国家和云南省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决策咨询、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双方就咨询报告选题、内容撰写、编辑出版、成果报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和科学技术处,云大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小华、张剑源,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周维等就如何抓好有组织科研、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主动对接和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信息报送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介绍,双方还就平台打造、团队凝练、课题辅导、成果审核等问题进行经验交流。
此次调研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我校与云南大学科研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李正彪表示,学校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实施有组织科研,完善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两校科学研究合作交流,更好地服务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
-
- 学校组织召开202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申报辅导咨...
-
为扎实做好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2023年4月23日,科学技术处组织召开第二轮申报辅导咨询会,邀请了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原主任秦穆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魏红江教授、昆明理工大学付晓东教授莅临学校指导,校内五个申报团队参加了咨询会。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处长段云龙主持。
五个申报团队按顺序进行了汇报,三位专家从申报类别、项目简介、创新点凝练、代表性成果、佐证资料、团队组成等方面提出了详实的修改意见,耐心细致地解答了申报团队的困惑,鼓励他们认真修改、精心打磨,力争在202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获得好成绩。
[详细]
-
- 李正彪副校长带队调研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
为做好我校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2023年3月2日下午,副校长李正彪、科技处副处长金杰、云南省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姜茸一行参观调研了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共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在云南大学,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杨云教授、副主任张璇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建设情况,与李正彪副校长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昆明理工大学,李正彪副校长一行与云南省计算机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英娜教授、二级教授张晶,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高盛祥教授,云南省海量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毛存礼教授,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红斌教授,就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探讨,观看了实验室取得的主要成果。
在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甘健侯教授,就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生培养等作了介绍,双方进行了较充分的交流和研讨。
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深入了解了三所高校4个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场地、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情况,对我校全力筹建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
- 学校召开第十一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2022年1月5日下午15:00,学校在致远楼415会议室,召开第十一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伏润民,党委副书记谢昌浩,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敏、旷锦云,各职务委员及专家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处长王林主持。
首先进行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选举。工作人员宣读《英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章程》,委员审议并通过了《英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选举办法(草案)》及计票人、监票人名单。根据章程及选举办法,伏润民校长提名主任委员候选人和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全体委员进行无记名投票。经投票选举,由王敏副校长担任第十一届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旷锦云副校长、石磊教授、陈昆亭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其次进行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选举。全体委员审议并通过了《英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选举办法(草案)》及计票人、监票人名单。根据章程及选举办法,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敏对“高层次人才学术评价专门委员会”、“科研成果评价专门委员会”和“学术伦理与道德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进行提名。经无记名投票,由王敏副校长担任高层次人才学术评价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旷锦云副校长、石磊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陈昆亭教授担任科研成果评价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卢启程教授、陈飞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王林教授担任学术伦理与道德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定明教授、晏雄教授和江新会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随后,上一届教授委员会主任石磊教授总结回顾了上一届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工作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并感谢各位委员对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希望各位委员今后继续支持委员会工作。
最后,伏润民校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上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改革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随后从“培养人才,提升学校地位,遵循学术自身规范与诚信”等方面对下一步工作做了部署和要求。他指出,学术是大学的特征,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要在崇尚学术,培养人才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要求委员们积极参与学术委员会活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月5日
[详细]
-
2023-08 29
-
2023-07 21关于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
校属各部门: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将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标课题和资助额度
本次招标课题分为两类:
(一)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共50项,每项课题资助经费原则上为50—80万元。
(二)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共15项,每项课题资助经费原则上为40万元。
二、投标条件和有关要求
(一)每位首席专家(投标者)本次只能选择两类招标课题中的1项进行投标。
(二)首席专家必须是法人(高等学校)担保的高等学校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人员,能够担负起课题研究实际组织和指导责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必须是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需要跨学科联合攻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应有法学、社会学、中共党史党建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以及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专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
(三)首席专家只能为1名。
(四)首席专家不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投标的其他课题,子课题负责人本次只能参与1个课题投标,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2个课题投标。
(五)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投标:
1.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尚未完成者;
2.承担历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尚未完成者;
3.正在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在2023年8月25日前未提出最终成果鉴定申请者。
(六)申请同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本次不能投标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三、申报办法和程序
(一)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二)本次项目投标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申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页(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投标评审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投标评审书》(以下简称《投标评审书》)启用2023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投标者下载并按要求填写《投标评审书》。投标材料应符合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不得自行改动招标课题名称。
(四)自2023年7月17日起受理项目网上申报。请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登录申报系统,在相应类别的项目申报模块在线填报投标项目基本信息,并分别上传签字盖章的PDF版本《投标评审书》(文件大小不超过20M)及附件材料(文件大小不超过80M),本阶段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待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报送1份签字盖章的纸质申报材料,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报送至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报送至高校社会科学管理咨询服务中心。
(五)本次项目网络申报我校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23日,请欲申报的老师提前与科学技术处联系。
联系人:朱老师(13187883532),杨老师(13648836397) 科学技术处
2023年7月21日
-
2023-07 14关于 2023 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
校属各部门:
经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23 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招标项目面向全省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对象
2023 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招标项目主要面向我省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教育科研机构。
二、招标工作总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教育科学研究为繁荣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三、招标数量和资助标准
2023 年度共发布 8个重点招标项目选题,见附件 1。每个招标选题原则上只确立1项中标课题。资助金额每项 3 万元。
四、投标资格要求
(一) 责任单位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2.设有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3.能够为开展重点招标项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条件。项目一经立项,除项目负责人省内的工作关系变动,不得变更责任单位。
(二) 投标人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申报重点招标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每个投标团队负责人只能为一人。
2.项目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报 1 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申报;项目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2 个项目的申报。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各类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各类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新的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 在 2023 年6月30日前的,或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之前已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报,但提交的结项材料未通过结项鉴定的不予参评) 。
3.不得以已出版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本项目。不得以已获得同级别及以上项目立项的相同或相近选题申报本次项目。
4.今年已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可以申报本招标项目;若上述项目获得立项的,所申报的本招标项目不再立项;若申报本年度上述项目不符合申报要求被取消资格的,不得申报本招标项目。
若申报本招标项目,无论是否立项,都不得申报202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及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其他项目。
五、投标项目要求
(一)投标人须按照《申报公告》发布的招标选题投标, 自选课题不予受理。
(二)项目完成时间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应在 1 年完成,以《立项通知书》确定的起始时间为准,原则上不得延期。立项后项目负责人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完成申请书中的预期成果,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并申请结项。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结项的,按照《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规定作终止研究或撤项处理,并进行相应处罚。
(三)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申请人要如实填写申请书,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 5 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5 年内不得申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各类项目。凡在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四)我校网络申报开始时间为2023年7月12日-2023年8月24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系统”部署于云南省义务教育专网。在未接入教育专网的电脑上申报,需先注册“云南教育云”用户。注册地址为 https://sso.ynjy.cn,具体操作见“云南教育云系统申请与登录操作手册”(见附件)。在已接入义务教育专网的中小学校电脑上,可直接登陆网址:http://jyky.ynjy.cn 进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系统”申报。在登陆后,按网页上的“申报指南”操作即可。
(五) 请欲申报的老师于2023年8月28日上午10点将系统审核通过的《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1 份,《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论证活页》一式 6 份, A3 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6 份活页夹在 1 份申请书内的纸质材料提交至致远楼106室,逾期不再受理。
科学技术处
2023年7月14日
- 我校喜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08-25
- 我校缪小林教授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立...07-21
- 段云龙教授团队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07-20
- 实施有组织科研,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07-18
- 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调研座谈会在我校召...06-19
- 龚刚教授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06-13